汉语字典
字典
笔画笔顺
首页
>>
汉语字典
>>
案是什么意思 案的读音 案的解释
案
拼音:àn
,注音:ㄢˋ
,部首:木,笔画:10
五笔:PVS或PVSU,五笔98:PVSU
统一码:U+6848 ,郑码:WDZF ,仓颉码:JVD ,四角码:30904
案笔顺
案笔顺
:点、点、横撇/横钩、撇点、撇、横、横、竖、撇、捺
案异体字:
桉 𥞬
基本解释
案 àn ㄢˋ
长形的桌子或架起来代替桌子用的长木板:案子。案板。书案。条案。拍案而起。
提出计划、方法和建议的
文件
或记录:档案。备案。议案。提案。方案。有案可查。案卷。案牍。
事件,
特指
涉及法律问题的事件:can
*
案。血案。案件。案例。案犯。破案。
古代有短脚盛食物的木托盘:举案齐眉
(形容
夫妻
相敬)
。
同“按”。
详细解释
案
àn
〈名词〉
(形声。从木,安声。本义:木制的盛食物的矮脚托盘)
同本义
[footed vessel]
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
《史记·田叔列传》
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
后汉书
·
梁鸿
传》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南朝宋· 鲍照
《拟
行路难
》
又如:捧案;案杯
(案酒)
无靠背的
坐具
[stool]
师田,则张幕设案。
(师田:出师或田猎。)
——
《周礼·天官》
长方形的桌子
[long usu,wooden table]
案,几属。——
《
说文
》
权拔刀斫前奏案。——
《
三国
志·
周瑜
传》
庑下
一人
伏案卧。——清· 方苞
《左忠毅公逸事》
成妻纳钱案上。——
《聊斋
志异
·促织》
又如:书案;伏案;条案,拍案
(拍桌子)
案件
[legal case]
这么
说来,却
怎么
了结
此案?——
《红楼梦》
又如:办案;破案;定案;结案;案由
(案件的
内容提要
)
官府
处理公事的文书、成例
[documents;case]
终朝
理文案,薄暮不遑瞑。——陆机
《答张士然》
无案牍之
劳形
。——唐· 刘禹锡
《陋室铭》
又如:方案;提案;议案;草案
狱讼
的案卷
[records;archives;dossier;files]
取案末独身无亲戚者二人易汝名。——清· 方苞
《
狱中杂记
》
又
竟行之,案末二
人立
决。
又如:案记
(
卷宗
文录)
;案检
(案卷)
按语。同
“按”
[note]
案:黄帝葬于桥山,犹曰君臣葬其衣冠。——
《论衡·道虚》
又如:加案
〈动词〉
按;用手
向下
压
[press down]
案灌夫项,令谢。——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考查
,研求
[check;examine;explore]
召
有司
案图。——
《史记·廉颇
蔺相如
列传》
案
贤圣
之言,上下多相违,其文前后多相伐者。——王充
《论衡·问孔》
又如:案举
(考核并举荐)
;案事
(
考问
事实)
;案首
(
查考
记录。又指清朝科举考试时县、府及院试的头名)
查办
[investigate and deal with accordingly]
收案致法。——
《汉书·赵尹韩张
两王
传》
下有司案验。——
《汉书·息夫躬传》
又如:案坐,案治
(查办)
;案验
(审案定罪)
;案杀
(查办
处死
)
查讯、审问
[interrogate;question]
使
长安
丞案贤。——
《汉书·赵尹韩张两传》
又
出有案问。
又
案之罪立具。
又
案验甚急。
切
[脉]
[feel]
则刺其
足心
各三所,案之,
无出
血,病旋已。——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朕使
侍医
伍宏等内侍案脉。——
《汉书·王嘉传》
常用词组
案板
案秤
案牍
案犯
案件
案卷
案例
案情
案头
案语
案子
国语词典
案
àn ㄢˋ
〈名词〉
古代盛饭食的短足木盘。
《后汉书·卷八三·逸民传·梁鸿传》
:「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一八首之六:「对
案
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长方形的桌子。
如:「桌
案
」、「伏
案
疾书
」。
唐·
李白
〈下途归
石门
旧居〉诗:「羡君素书尝满
案
,含丹照白霞色烂。」
牵涉
到法律或
政治
的事件。
如:「犯
案
」、「命
案
」、「投
案
」、「破
案
」、「五三惨
案
」。
与
公务
相关的文书、成例或狱讼
判定
的结论。
如:「档
案
」、「串供翻
案
」。
《隋
书卷
七五·儒林传·刘炫传》
:「今之文簿,恒虑覆治,
锻炼
若其不密,
万里
追证百年旧
案
。」
提议或计划之类的文件。
如:「提
案
」、「草
案
」、「腹
案
」、「方
案
」、「议
案
」。
文章中,
作者
所加的说明或判断。
如:「案语」。
〈动词〉
向下压。
《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传》
:「籍福起为谢,
案
灌夫项令谢。」
考查、察办。
《战国策·赵策二》
:「臣窃以
天下
地图
案
之,诸侯之地,五倍于秦。」
《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传》
:「丞相言灌夫家在颍川,横甚,民苦之,请
案
。」
依据、依照。
《
荀子
·
不苟
》
:「曰国乱而治之者,非
案
乱而治之之谓也。」
《
韩非
子·
孤愤
》
:「
人臣
循令而从事,
案
法而
治官
。」
〈连词〉
乃、于是。
《荀子·
荣辱
》
:「故先王
案
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贵贱之等。」
《战国策·赵策一》
:「秦与梁为
上交
,秦祸
案
攘于赵矣。」
展开全文
0
纠错
别人在查:
节的解释
睦的解释
嗝的解释
弅的解释
鷪的解释
蟲的解释
熐的解释
婩的解释
濄的解释
襟的解释
宺的解释
糶的解释
謂的解释
鸙的解释
渷的解释
套的解释
码的解释
铣的解释
璷的解释
姁的解释
粂的解释
聿的解释
仼的解释
煞的解释
顺的解释
鎥的解释
睜的解释
馈的解释
掼的解释
硞的解释
芜的解释
炃的解释
睱的解释
郺的解释
茨的解释
笣的解释
觴的解释
舯的解释
捕的解释
烆的解释
评论
������...
发表评论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古诗词
诗词名句
英语词典
日语词典
韩语词典
法语词典
德语词典
流行语
同音字
堓的解释
鶕的解释
桉的解释
晻的解释
埯的解释
錌的解释
鮟的解释
峖的解释
萻的解释
罯的解释
名句推荐
故太守李公讳师中,榜其闾曰遗直。
苏轼
《
遗直坊(并叙)
》
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聂胜琼
《
鹧鸪天·别情
》
壮心不肯已,欲得东擒胡。
杜甫
《
戏赠友二首
》
保家无异法,一念勿萌欺。
陆游
《
三山卜居三十有四年矣老身七十有五儿辈亦颇
》
况坐中高客,不日朝天。
沈蔚
《
满庭芳
》
手机版
案汉语字典
单词乎
www.danci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