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
字典
笔画笔顺
首页
>>
汉语字典
>>
箸是什么意思 箸的读音 箸的解释
箸
拼音:zhù
,注音:ㄓㄨˋ
,部首:竹,笔画:14
五笔:TFT或TFTJ,五笔98:TFTJ
统一码:U+7BB8 ,郑码:MBM ,仓颉码:HJKA ,四角码:88604
箸笔顺
箸笔顺
:撇、横、点、撇、横、点、横、竖、横、撇、竖、横折、横、横
箸异体字:
櫡 筯 著 𥯄
基本解释
箸 zhù ㄓㄨˋ
筷子
。
一
种生
在南海
岸边
沙中的竹子。
古同“著”,明显。
详细解释
箸
zhù
〈名词〉
(形声。从竹,者声。
本义
:筷子。又作
“筯”
)
同本义
[chopsticks]
羹之有菜者用梜。——
《礼记·曲礼》
。注:“今人或谓箸为梜。”
纣为象箸,而 箕子唏。——
《史记·
十二
诸侯
年表
》
停杯投箸
不能
食。——唐·
李白
《行路难》
辍箸叹曰。——清·
周容
《芋老人传》
又
亦辍箸曰。
又
独一
箸间。
又如:长箸
(较长的筷子)
;箸长碗短
(比喻餐具
凌乱
不齐
)
;箸筩
(盛筷子的
竹筒
)
;箸子
(筷子)
〈动词〉
通
“著”
。
显明
;显示
[manifest]
知命者也,箸是者也。——
《
荀子
·非十二子》
霸者之善箸焉。——
《荀子·
强国
》
致忠信,箸仁义。——
《荀子·王霸》
撰写,写作。
后作
“著”
[write]
箸
《论衡》
八十五篇,二十余万言。——
《后汉书》
及稍定汉诸
仪法
,皆 叔孙生为
太常
所
论著
也。——
《史记》
又如:箸录
(记载;
记录
)
;箸论
(著作,
论述
)
;箸撰
(
撰述
;写成的
作品
)
国语词典
箸
zhù ㄓㄨˋ
〈名词〉
筷子。
《史记·卷一四·十二诸侯年表》
:「纣为象
箸
而箕子唏。」
《
红楼
梦·第七六回》
:「众媳妇另行擦桌整果,更杯洗
箸
,陈设一番。」
〈动词〉
标举。
《荀子·王霸》
:「致忠信,
箸
仁义,足以竭人矣。」
撰述、写作。
《后汉书·卷四九·王充传》
:「
箸
《论衡》
八十五篇,二十余万言。」
展开全文
0
纠错
别人在查:
櫈的解释
会的解释
玷的解释
镎的解释
齚的解释
鬃的解释
龢的解释
嚷的解释
钩的解释
熛的解释
鐱的解释
瑇的解释
顱的解释
印的解释
遵的解释
馴的解释
糄的解释
玌的解释
貫的解释
娴的解释
桊的解释
挑的解释
鈅的解释
籋的解释
犝的解释
嗬的解释
孔的解释
裘的解释
讝的解释
晅的解释
袻的解释
坂的解释
钅的解释
謸的解释
褞的解释
翭的解释
籪的解释
黕的解释
窜的解释
耄的解释
评论
������...
发表评论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古诗词
诗词名句
英语词典
日语词典
韩语词典
法语词典
德语词典
流行语
同音字
主的解释
株的解释
眝的解释
簗的解释
陼的解释
駐的解释
鱁的解释
蝫的解释
跦的解释
銖的解释
名句推荐
寒日赬梨颊,清霜常橘包。
陆游
《
寓舍偶题
》
赭白紫骝俱绝世,马中岳湛有妍姿。
苏轼
《
书韩干二马
》
雄雌来去飞又引,音声上下惧鹰隼。
韦应物
《
乌引雏
》
闲驾柴车无远近,旋沽村酒半甜酸。
陆游
《
自述
》
任拈取、龙涎笃耨。
陈亮
《
桂枝香
》
手机版
箸汉语字典
单词乎
www.dancihu.com